中欧体育马上评| “雷军班”和“巅班”不看名称看效果3月25日,武汉大学官网对校长张平文调研计算机学院进行了报道,在报道中提到了武汉大学有个“雷军班”。这也引发了人们的兴趣:“雷军班”到底是什么班?
3月27日,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称:“在今年高考后,雷军班将向全国招15名本科生中欧体育,属于计算机专业,吸纳最优秀的有志向的学生就读,本博贯通培养。”工作人员强调:“与其他普通本科班相比,这个班肯定是不一样的。整个培养方面的各个环节都是高配置。”
去年雷军曾向武大捐款13亿。但除了捐款本身以外,设立“雷军班”的教学创新本身也很值得关注:本博贯通培养,本来就不多见,“各环节高配置”,更可以想象学校会在这个班级投入相当多的资源。
最近不少学校都开始尝试一些创新的教学设计、班级建设,也都引发了关注。就在前两天,清华大学的“巅班”也火了。清华方面介绍,之所以命名为“巅班”,是为了鼓励和促进从创新想法到实现的学生自主探索式学习,破除本科教育中一定程度存在的功利化和内卷现象,以探索颠覆性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。
由此可见,不少大学都有探索多元培养学制的愿望,而且动作的幅度都不小。这当然是个好事,蔡元培先生说过,“教育者,非为已往,非为现在,而专为将来”,教育本身就是个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,高校在这些层面迈出的步子大一些,无疑为一些开创性的成果和不拘一格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,也是在为未来创造可能性。
今年3月1日,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高东锋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,高等教育战线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要,下好先手棋、打好主动仗,改革创新持续深化……在教育教学的组织模式、培养机制、内容方法、理论实践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。可见,高校的探索也是对国家教育方针的回应。
当然,教育探索也不能止步于新设一个班级中欧体育、设计一个制度,更重要的是保持长期的动态监测,去评估它的教学效果。尤其是“雷军班”、“巅班”这种在互联网上引发众多讨论的尝试,最后走向如何,想必会受到长期的关注。
从公开信息看,“雷军班”和“巅班”都将从2024年开始招生。人们看到效果,可能也要到数年以后。这也说明,这些很时髦的教学创新,必须要辅以长期主义的坚持才可能真正地开花结果。
因此,对这些创新之举进行定时评估,也可以抑制学校一哄而上的冲动。毕竟取一个特立独行的名字,在互联网上“火一把”,对教学来说并无太多实际意义。只有用考核压力来倒逼中欧体育,才能确保这些创新的初衷得到长期的贯彻,而不是“一阵风”。
“雷军班”也好,“巅班”也罢,人们都期待它们能够办好,能够为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思路。尤其是考虑到“雷军班”可能和雷军的企业有关,那么办好这个班级也有特别的意义了:向社会证明大学能够运用好社会资源,能够为教育创新提供更多可能。这对激发社会捐赠的积极性,也有额外的益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