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欧体育app当一个教练决定从疯狂的健身圈跑路他精心编排了一套动作,提前购置了许多彩色气球与发光手环,准备好运动饮料和零食,还邀请了专业摄影师来现场拍照。
其中一条写着:“老师不知道好不好,不过旁边拍照的面无表情,非常影响我的上课体验……”,并且最后用鲜艳的红色叉号emoji表达了不满。
顾轩并非全职团课教练,他是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的部门领导,拿着百万年薪,还要给手下百十来号员工打绩效,隔三差五在全国各地出差,掌管上千人的团队。
2021 年初中欧体育app,顾轩被诊断为重度焦虑。 那时他经常往来于北京安定医院,医生在诊断后都会嘱咐他一句: 要适当运动,有好处。
直到朋友带他上了一次搏击操团课,顾轩才开始慢慢爱上运动,他发现花不到100块,就能消耗近800大卡热量,而且教室里人多卷起来的场景,酷似大厂职场环境,但更正向,积极反馈也更多。
“我甚至想投资这个行业,现在看来还好没出手,当时 每天我就盼着下班能去健身房, 慢慢开始了解团课的设计模式和授课方法”。
于是,顾轩决定从一名学员变成一名教练。 在交了近 3000 元培训认证费后,顾轩通过了周末两天培训和三次考核,顺利拿到了认证资格。
他先后参加了两次面试才获得“上架”资格——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,顾轩都对这种把教练“上岗与下岗”叫做“上架与下架”的说法感到颇为疑惑。直到前一阵在刷小红书时中欧体育app,他在一篇吐槽教练降薪的笔记下看到一位用户评论,才恍然大悟: 因为在健身房老板那里,教练就是“货”啊。
顾轩透露,新教练每节课收入在 100 元上下,并且需要在一个季度内保持一定课量,不然会面临“下架”。
兼职教练薪资不高,但顾轩无所谓,“少就少吧,就图个开心。” 让他感到惊讶的是,兼职教练里,有不少人来自互联网企业的商务、公关或市场。 上课这一个小时,是众多互联网兼职打工人难得的“自主时光”。
在健身房和团课品牌宣传中,运动通常与“快乐”“暴汗”“解压”“纯粹”等标签紧密相连,但抱着单纯找快乐心态的顾轩后来才发现,团课圈子并不是美好的乌托邦。
高出地面的半米健身房操台,原本只为授课需要而设计,但也唤醒了都市白领们的崇拜欲,以盈利为目的的健身房,更是乐见这一切。
在灯光加持下,舞台上的肌肉猛男和阳光的笑容往往会让会员为教练套上一层“明星滤镜”,爆棚的费洛蒙气息让这个环境更容易催生出相互吸引和。
顾轩收到过会员送的礼品,虽然都是价值不高的小玩意儿,但这种感觉“可能跟直播刷礼物一样,会让你上瘾”。
“机构一般不会管教练和会员间产生恋情的,这种恋爱其实非常冲动, 容易出现问题,当出现损害公司名誉的事情时,健身房会迅速跟教练割席。”
顾轩与那位会员恋爱开始时也充满,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双方开始不断祛魅,很快就分道扬镳,没有节外生枝。
一些教练则陷入更深,顾轩偶尔能听到同行们的八卦:有的教练找会员借钱不还,有会员因为感情矛盾直接投诉到总部等等,最后的结局都相当一致:“下架”。
健身连锁机构也在暗地里充当“拱火”的角色。不过,他们也小心地维持着平衡,既要教练成为能够带动销售的领袖,但不能让他们火成可以带走客户的“大明星”。
在连锁健身机构,为方便管理,整个城市会被分成数量不等的“区”或者“酋”来管理,教练通常只能选择一片区域来授课,而会员则需要追着教练的排课计划来安排健身时间。在北京,一位明星教练如果换区,他的粉丝会员甚至会花一个多小时赶到现场上课。
一些机构还将“基石用户”作为教练的考核标准。“基石用户”要求对于任何一方都较为严格,需要在一定时间内,连续上一位教练共计 12 节课才能算有效计数。
这一制度被很多会员诟病,有会员带着已经打卡 92 名教练的截图自嘲是“毫无忠诚度的滥情会员”,网友强烈质疑这项制度“到底让教练专心上课还是要去社交”,并表示自己“喜欢许多教练的课,但没有办法成为基石”。
“饭圈文化”进团课,让只想健身的人对粉丝抱团充满了厌恶情绪。有人吐槽某些考核制度就是“在为培育饭圈提供土壤”,而“过度的赞扬一个人会让其忘记自己本身的价值”。
每个季度都会有新套路下发,光是背套路、写教案、听音乐和参加内训这四件事就占用了他很多私人时间,上课的满足感逐渐消失。
一些年头较长、职位较高的资深教练,倡导“精英文化”,认为教练收入不高其实是个人能力不行,而这些能力不仅包含业务能力,还有“粉圈”的运营技术。
两年多的教练生涯,他开始苦恼过度运动导致的肌肉流失和精力损耗,因为“上台后就要做到 120%,会员才能看到 100%”。他的本职工作也受到影响,毕竟互联网行业每年都面临着剧烈变化,就算全部时间投入都未必能留下。
他随手打开对方朋友圈,在新一轮教练培训合照中中欧体育app,他指了指其中一个人,笑着说:“他还挺像当年的我,哈哈”。